一、办好洗條前的分检操作 ,分为布草的品类的分检和垃圾的区分 。
可简单归纳为如下几个类别:
1)注意产品分类洗涤: *床上用品类:床单、床罩、被套、枕套类、浴衣 。
毛巾类产品:面巾、浴巾、方巾、地巾、浴袍等 。
餐台用的台布、口布 ,椅子套、沙发套等 。
2)按污染程度的不同分开洗涤 。
3)按衣物颜色深浅不同分开洗涤 。
4)新旧衣物分开洗涤 。
旧布草的自然破损与不正常破损应区分对待 ,新旧布草强度不同脱水时间长短也应有所不同 。
5)不同的面料成分 ,应分开洗涤 。
二、洗涤流程
1、分检—–将不同颜色布草分开
将有特殊污渍的布草捡出来 ,单独给预处理 。
如:血渍 ,钢笔水 ,鞋油 ,染发水 ,拖地泥痕 。
2、装车:发标装容量的80%装入布草 。
例如15千克容器 ,装12千克左右 。
3、预洗:高水位 ,冷水床单被罩洗涤时间5-10分钟 ,枕套洗涤时间为10-15分钟 。
4、主洗:低水位 ,热水 ,水温80-85度 ,洗涤时间15-20分钟 ,(毛巾为10-15分钟) 。
用料配比为:软水剂 30克先加入2分钟
通用洗衣粉 100-150克
彩漂粉 100克(水温70度70度以上加)
5、排水(中脱)(水排净)
6、过水2 高水准冷水
7、排水
8、过水2 高水准冷水
9、排水
10中和酸剂30克软顺剂30毫升
11、高脱排水
通用洗衣粉——床 ,毛 ,被罩 ,枕套
强力洗衣粉——台布 ,口布 ,香巾 ,厨衣
漂粉———氯漂 ,白色布草 ,彩色布草(包括纯棉丝纤)
乳化液——去除油污
软水剂——去除水中的硬度(钙 ,镁离子)
酸剂——中和布草上的残留碱性物
超力合成碱——强力去除油污 ,用在厨衣洗涤上 。
柔顺液——使毛巾柔软 ,去除静电 。
洗台布程序(化纤 ,彩色)
1、 分捡——按不同/////色区分开
把固体残留物拔离
2、 装车——按标准容量的80%装车
15千克机
3、预洗——高水位温水(冷水)不加料5-10分
4、主洗——低水位 75-80度时间25-30分(升温以后计时)
强力洗衣粉150克
软水剂30克
彩漂粉150-200克(最好温度////至70度以上////
乳化液100毫升
超力合成碱30-50克(洗厨衣用)
5、排水
6、过水1 汽水 5分钟
7、排水
8、过水2 汽水 5分钟
9、排水中脱
10、出机
三、注意事项
1 经常检查机器 ,布草的收集和输送要小心 ,防止二次污染和人为损坏 ,洗涤时装载量要合适 ,太多或太少对布草的洗净度和磨损都有影响 ,并根据产品的洗涤轻重程度不同设置程序 。
比如毛巾类产品脱水时要比床单类、口布类产品速度要低些 ,时间短些 。
6 几种不当的洗涤方法容易造成破损:
1)洗涤时加料时间不对:在机器内水量不足的情况下投料 ,尤其注意漂白性的化学品 ,这样容易使洗涤剂集中在布草的局部而造成损坏 。
2)漂白剂使用不当 。
误用洗涤剂 ,要针对不同的污渍 ,选用合适的产品 。
3)洗涤用量过多 ,清洗不彻底 ,残留在衣物上 。
4)带拉链的衣物和易勾丝起球的衣物混洗 。
2)在洗涤餐饮部小方巾时 ,使用了洗衣房专用增白粉和氯漂粉、次氯酸钠但效果不佳 ,严重发灰原因:
①在水洗之前首先要了解洗涤方巾区域的水质性质 ,是软水还是硬水 ,如果是硬水 ,就说明钙镁离子及金属离子含量高 ,那么在洗涤时必须添加软水剂 ,在后处理时必须要用中和剂 。
②洗涤毛巾时 ,最好采用氧漂粉与洗衣粉一起进行洗涤 ,不要采用氯漂粉 ,因为氯漂粉是强氧化性 ,对毛巾很容易损伤 。
③硬水可产生钙镁离子形成钙镁皂 ,钙镁皂本身就是一种污垢 ,俗称为皂垢或碱花 。
钙镁皂的残垢难以除净 ,长时间积累它就会破坏纤维和色素 ,使衣服、棉织品变得略硬 ,失去光泽 ,并改变色光 ,对纤维的危害性很大 ,出现变脆、折断、牢度降低等现象 。
铁在水中以离子或离子化合物形式存在 ,如沉积在织物上或成为棕色斑点 ,会使白色织物整体变黄 ,使带色织物色泽变暗 ,并对漂白剂具有一定催化作用 ,严重的还会导致织物破损 。
3)为什么毛巾的破损特别严重? 这是宾馆(酒店)洗衣房人员经常会碰到的一个典型问题 。
从物理方面寻找原因:
①洗涤时间过长 毛巾在水洗机中洗涤时 ,大多数时间是不断地上下翻滚 ,从而产生搓揉、磨擦运动 。
这种搓揉、磨擦运动是洗净毛巾的一个重要因素 ,因为脏毛巾仅浸泡于洗液中是无法洗净的 ,这种搓揉、磨擦运动既发挥着洗净毛巾的作用 ,同时也磨损着纤维 ,降低了毛巾的牢度 。
因此 ,控制合理的洗涤时间可以减少不必要的磨损 ,从而保证毛巾的正常洗涤寿命 。
②脱水时多次高脱的速度过高(部分自动洗脱机高脱的速度太快、脱水机转速太高) ,过强的离心力使毛巾棉纤维拉松 ,就如3377体育官网下载用手绞干毛巾时用力过度一样 ,使编织结构松散 ,这引起毛巾中间部分或整体疏松损坏 ,而正常损坏一般都是从边上开始的 。
③烘干时温度过高、时间过长 ,有的烘干机冷风坏了 ,都会引起毛巾过度干燥 。
由于棉纤维的湿强度要高于干强度 ,因此烘得过干 ,会引起毛巾牢度的下降 。
纺织厂纺纱车间对空气湿度的控制要求是很高的 ,空气稍有干燥 ,纱线就开始断了 ,此时纺纱工人忙于接断头 ,影响了正常生产 。
毛巾如果烘得过热还会造成纤维变脆 ,毛巾牢度明显下降 。
从化学方面寻找原因:
①洗涤过程中过水不清 ,形成化学品残留于毛巾的纤维之内 。
A 碱性化学品的残留 。
虽然碱性化学品在洗涤过程中对棉纤维是安全的 ,不会损伤毛巾的纤维 ,但过水不清使碱性洗涤剂残留在毛巾纤维之内 ,毛巾烘干后 ,会使毛巾发灰变硬 ,柔软度下降 。
众所周知 ,毛巾与台布、床单的实际使用状态是完全不同的 ,台布和床单是在静态条件使用 ,而毛巾是在动态条件下使用的 ,经常性的折揉、绞拧要求毛巾必须是柔软的 ,任何原因造成毛巾变硬都有可能会降低毛巾的牢度 。
B 氯漂剂的残留 。
氯漂剂是洗涤化学品中较强烈的一种 ,它的漂白功能使大部分布件上的色素在漂洗时可以去掉 ,但对棉纤维是有一些损伤的 ,在投放量合理 ,湿度控制理想的情况下相对来说还是完全正常的 。
但投放过量 ,温度控制不当和过水不清 ,形成氯的残留有时候为了解决因水质不良等原因造成毛巾发灰、发黄时 ,往往使用力量较强的草酸来进行酸洗 ,以恢复毛巾的白度 ,但此时毛巾易受到损伤 ,棉纤维怕酸不怕碱 ,如经常采用酸洗的话 ,毛巾的使用寿命可能明显缩短 。
中和剂是正规洗涤过程中最后一个程序中投放的化学品 ,投放后能中和前几个洗涤程序及过水后残留于布件中少量(不大于10ppm)的碱性化学品和氯漂剂 ,并溶解一些水中的金属离子 ,正确的投放量能使布件的PH值调整在5.5-6.5之间 ,与人体皮肤的PH值基本一致 ,是安全的 ,织物仍将处于正常的使用寿命期 。
但不适当地大量使用中和剂 ,会使织物偏酸 ,从而降低织物牢度 。
1)什么是PH值?在洗涤过程中 ,PH值的最佳值是多少?怎样检测洗涤布草中的PH值;PH值的范围是多少?
答:PH值的定义:衡量酸碱度的一个程度 ,取溶液中氢离子的对数值log10n ,n为1升中含氢离子个数 ,量值为1~14 ,7 为中性 ,大于7为碱性 ,小于7为酸性 。
在洗涤过程中 ,从保护织物的角度来说 ,最佳值为6~8 ,但为了提高织物的洗净度最好在8~9之间 ,另一个好处在漂白的时候缓解漂白的速度 。
对清洗污垢的衣物 ,PH值最好在9.5~11之间 ,若使用碱的话 ,要使用带有缓冲剂的合成碱 ,提高去油性污垢能力与碱溶性污垢的能力 。
用广谱PH试纸就可检测洗涤布草中的PH值 。
在0.1%水溶液中测取的数字:客衣粉的PH值在8~9 ,强力洗衣粉的PH值在9~11 。
2)水是否有软、硬之分?什么是软水?什么是硬水?
答:水是地球上分布最广的自然资源 ,它在太阳辐射和地球引力的作用下不停地流动和转化 ,通过降水、径流、渗透、蒸发等方式形成各种水源 。
它分:
①地面水:包括山溪水、江河水和湖泊水等;
②地下水:包括浅地下水和深地下水两类 。
浅地下水:指深度为15米以内的泉水和井水 ,由天然水渗入地下 ,由于土壤的过滤作用 ,含悬浮性杂质少 ,但含有一定量的可溶性有机物和较多的二氧化碳;当流过石灰岩时 ,溶解的二氧化碳使不溶性的碳
酸钙转变成碳酸氢钙而溶于水 。
洗涤用水要求 我国生活用水水质标准 ,部分化学指标如下: PH值:6.5-8.5;总硬度:不超过446ppm;铁:不超过0.3mg/L;锰:不超过0.1mg/L 。
洗涤用水要求: PH值:6.5-7;总硬度:不超过25ppm(最好为0);铁:不超过0.1mg/L;锰:不超过0.05mg/L 。